辩题: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vs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 环节:自由支配
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我方认为不能将独立女性抽离出整个平权运动以及女性主义运动。若以对方观点为前提,认同其为枷锁并摒弃它,这意味着我们无形中默认这种错误观念不可改变。女性的困境在于,她们总是面临着被污蔑,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中去适应充满恶意和偏见的规则。
在立论环节,我方已用大量篇幅阐述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即我们的价值,作为人的价值,不断被捆绑在诸如母亲、女儿、妻子等身份之上。古代的三从四德,从父、从子、从夫。若默认独立女性是枷锁,不就默认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了吗?然而,女性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改变秩序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男性之前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女性的付出之上的。如今女性觉醒,大声呼吁应给予她们权利,于是争取教育权、选举权和投票权等。这就是我们强调独立女性这个词的原因,它引领着女性走出困境,从被压迫到站起来。
当下女性的现状是,在退让、接受、放弃,接受现有的规则,甚至放弃“独立女性”这个词汇,而不是去洗刷它的冤屈,这是可悲之处。女性面临生育、职场性别歧视等问题,所以讨论独立女性就是在为女性争取权益。正因为这些问题存在,现行法律才规定妇女应有的权利。
现在的情况是,无法阻止女性独立,就扭曲“独立”这个词来阻止大家发展,用男性标准衡量女性价值,不符合就被诟病。所有对女性的妖魔化言论,都出自那些不愿下放权力之人。我们陷入了连环陷阱,认为“独立”是枷锁就不要它,换个词也未必更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独立女性,因为还有很多女性尚未独立,尚未享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哪怕承担着和男性一样对世界负责的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
我和沈诺,首先想为大家解释一下独立女性的含义。一方面可以说是下定义,这可能存在争议之处。但真正独立的女性,是不会因性别差异而接受外界支配和影响的。
再者,我方所说的枷锁,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有人认为女性的枷锁是要有自己的经济实力,不依靠男人取得一定收入,但经济实力的评判标准因人而异。像想过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生活的人,可能不需要太多钱,而想环游世界的人则需要更多钱,所以不能用此定义。
在情感需求方面,有人认为独立女性就不那么追求爱情、友情和亲情,成为一个孤立个体。但独立个体并非要断舍离身边所有感情。
我方强调一下观点,对方说我方要摒弃这个词,其实不然。我方只是指出它是平权的枷锁这一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词被污名化后就要摒弃它。独立女性这个词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女性获得权益,有更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但在现实中,很多人没意识到其真正含义,而是衍生出一套评判标准,压迫女性,用这个词去评价他人,这种行为给女性带来很多枷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这个词,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这种思想,而不是放弃这个词。
对方辩友之前提到,对独立的定义应在专家书中而非大众眼中,我方认同。但不可否认,在大众眼中,独立女性这个词已被污名化,用这个词评判女性会给她们造成负担,形成枷锁。
对方辩友说,承认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就意味着女性不能改变权利结构,我方不认同。承认它是枷锁,是认识到现状,将隐藏的问题揭示出来,让世人看到,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相反,正是承认给女性造成枷锁,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事实,才证明我们可以改变。
我方申论完毕,谢谢。
辩题: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vs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 环节:自由支配
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我方认为不能将独立女性抽离出整个平权运动以及女性主义运动。若以对方观点为前提,认同其为枷锁并摒弃它,这意味着我们无形中默认这种错误观念不可改变。女性的困境在于,她们总是面临着被污蔑,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中去适应充满恶意和偏见的规则。
在立论环节,我方已用大量篇幅阐述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即我们的价值,作为人的价值,不断被捆绑在诸如母亲、女儿、妻子等身份之上。古代的三从四德,从父、从子、从夫。若默认独立女性是枷锁,不就默认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了吗?然而,女性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改变秩序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男性之前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女性的付出之上的。如今女性觉醒,大声呼吁应给予她们权利,于是争取教育权、选举权和投票权等。这就是我们强调独立女性这个词的原因,它引领着女性走出困境,从被压迫到站起来。
当下女性的现状是,在退让、接受、放弃,接受现有的规则,甚至放弃“独立女性”这个词汇,而不是去洗刷它的冤屈,这是可悲之处。女性面临生育、职场性别歧视等问题,所以讨论独立女性就是在为女性争取权益。正因为这些问题存在,现行法律才规定妇女应有的权利。
现在的情况是,无法阻止女性独立,就扭曲“独立”这个词来阻止大家发展,用男性标准衡量女性价值,不符合就被诟病。所有对女性的妖魔化言论,都出自那些不愿下放权力之人。我们陷入了连环陷阱,认为“独立”是枷锁就不要它,换个词也未必更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独立女性,因为还有很多女性尚未独立,尚未享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哪怕承担着和男性一样对世界负责的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
我和沈诺,首先想为大家解释一下独立女性的含义。一方面可以说是下定义,这可能存在争议之处。但真正独立的女性,是不会因性别差异而接受外界支配和影响的。
再者,我方所说的枷锁,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有人认为女性的枷锁是要有自己的经济实力,不依靠男人取得一定收入,但经济实力的评判标准因人而异。像想过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生活的人,可能不需要太多钱,而想环游世界的人则需要更多钱,所以不能用此定义。
在情感需求方面,有人认为独立女性就不那么追求爱情、友情和亲情,成为一个孤立个体。但独立个体并非要断舍离身边所有感情。
我方强调一下观点,对方说我方要摒弃这个词,其实不然。我方只是指出它是平权的枷锁这一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词被污名化后就要摒弃它。独立女性这个词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女性获得权益,有更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但在现实中,很多人没意识到其真正含义,而是衍生出一套评判标准,压迫女性,用这个词去评价他人,这种行为给女性带来很多枷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这个词,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这种思想,而不是放弃这个词。
对方辩友之前提到,对独立的定义应在专家书中而非大众眼中,我方认同。但不可否认,在大众眼中,独立女性这个词已被污名化,用这个词评判女性会给她们造成负担,形成枷锁。
对方辩友说,承认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就意味着女性不能改变权利结构,我方不认同。承认它是枷锁,是认识到现状,将隐藏的问题揭示出来,让世人看到,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相反,正是承认给女性造成枷锁,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事实,才证明我们可以改变。
我方申论完毕,谢谢。
以下为ai总结(感谢来自 刘圣韬 学长的精彩ai prompt!基座大模型为豆包。)
我方认为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因为虽然独立女性这个概念在现实中被污名化成为枷锁,但它的出发点是好的,不应被摒弃,而且女性面临诸多困境需要这个概念来引领争取权益,同时承认它被污名化成为枷锁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权利结构,反而能促使我们去改变,所以要坚持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
辩题: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vs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 环节:自由支配
今天我想向反方索要方法。小王、周倩,你把麦克风关一下。如果我们承认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事实,下一步就是要想办法改变这个事实。怎么改变呢?
例如现在短视频中有很多女霸总之类的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往往不饱满。我们需要让大众意识到女性也可以软弱,软弱的女性同样可以是独立女性。首先是网络上的引导,要让人们的思想逐渐改变。
其次,很多幼儿园下午5点放学,但很多公司实行996工作制,这默认了家中有一个可以全天候照顾孩子的人。我认为可以将幼儿园放学时间推迟到6点,像这样很具体的事情就是我们可以去做的。
刚刚反方提到网络思潮,很多短视频塑造出女强人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难道不正是女性对自身身份改变的一种索取吗?在社会的情感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软弱的群体时,出现这样新的形象,这难道不是女性对自身形象所求的一种表现吗?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这个事实。我们不否认这个形象给女性带来了很多积极价值,但也要注意这个形象往往被塑造得不需要太多情感需求,与家庭很隔离,非常独立,这与现实中的很多女性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让观看视频的女性意识到,女性软弱并不可耻,这个形象并非完全对我们有消极影响,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我不太理解您方提出例子的目的。如果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女性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价值标准,难道我们不应该站出来表明女性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吗?但独立女性是一个基础事实,并不是每个人的划分标准,而是所有女性都应该朝着这个标准去努力,这是一个前提。
不太理解您方所说的前提是什么意思,您方是想说独立女性是女性走向更好的自己的前提吗?也就是说,女性想要发展、展现自己的多样性、拥有应得的权利,这一切都要基于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一个最大的前提,不能放弃,您能理解吗?能。
然后我想说,您刚才说不太理解我提出这个意思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想说,现在很多主流思想、刻板印象相互交杂。在这些影响下,有些确实让独立女性成为了引领女性提高社会地位的因素。但是我想说,独立女性是自由的,她的自由可以是向上的自由,也可以是向下的自由,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女性没有选择向上的自由,就说她不是独立的。而现在女霸总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一方面让很多女性不兼顾家庭、看重事业,这也限制了女性的多元化发展。
我抓住了您方的一个点,您方说可以允许女性向上的自由,也可以允许女性向下的自由,可是我想问您方一个问题,在社会结构本身存在差错和纰漏的大环境下,我们无限制地强调女性可以自由选择,就像几百年前的美国,给黑人和白人权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当时存在白人歧视黑人的种族歧视,所以您方所说的这个自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呢?我希望您方给我解释。
我所说的自由并不是指选择的权利,而是冲破束缚之后的自由。您方还是没有回答一个问题,男性和女性的基准点、起跑线都不一样,却要在同一个跑道去争取所谓的独立,就像《玩偶之家》里的娜拉出走了,鲁迅先生提出一个问题,娜拉出走了,她有这个决心,可是她到了社会上,是否能和男性一样挣钱,这个社会是否给她这个权利?所以我们想要的前提并不是所谓的自由,而是先给女性这个权利、这个空间,然后再谈所谓的自由。
是的,我们是要去争取这种自由和权利,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提出很多概念,有些概念被社会妖魔化、污名化,这种妖魔化、污名化会给我们带来枷锁,这是您无法否认的。
又回到这个问题,这个概念不断被人误用和妖魔化,我们到底是去澄清这个概念,还是任其被偷换掉呢?今天我方想说的是,独立女性就是一种号召,是平权的号召,它激励无数女性争取选举权、投票权等自身应有的权益。只是有人妖魔化它,所以我们就要放弃这套叙事吗?我方并没有说要放弃,我一直在强调这个词我们不能放弃,我们是要去改变的。但您无法否认,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滥用下,已经给女性造成了压迫,已经成为束缚她们多元化的枷锁。
我方刚刚在申论中说到,于欣就是人们面对一个个关于自己的词语,永远在现实结构下适应充满恶意和偏见的规则。但是我方今天想强调的是,女性想要独立、整体自由,必须打破现行的社会结构。
哦,是的,我方也认为确实要打破这种权力结构,但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会受到很多阻力。就像一个王朝想要被推翻,不可能民众想推翻就推翻,民众在推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力,这种枷锁就是我们在女性独立中遇到的一种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个词语、放弃这种反抗。
10分钟太少了吧,怎么这样呢?刚刚反方是多少分钟来着?直接给我干到2分钟了。刚刚反方好像是250多秒吧,忘记了。我刚刚不应该扯那么多的,我以为是分开计时的。
谢主席,在场各位,我方仍然要强调的是,独立女性从来都不是枷锁,而是平权的号召。对方辩友今天一直没有回答我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社会大众在语义、语境下对一个词误用和妖魔化,我们到底是去澄清它的意思,还是保留它被任何人污蔑解释的权利,我们要不要把这个权利放逐出去?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为什么不去鼓励女性向下的自由?因为女性被放置在一个天平倾斜的大环境里,这种自由根本无法得到所谓的自由。大家鼓吹的是女性有更多生存资本,可以不用上学,找个好老公就能实现人生辉煌,可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我们把这个变成所谓的自由荧光,是在建立一个轻松简单的自由,但我方告诉您,在女性运动中,简单和轻松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从来不会成为我们的代名词,因为掌权者不愿意让渡权利。那些在大山里被迫沦为生育机器的女性,那些不识字还天天被老公家暴的女性,如果我们作为有良知、有理性的女性,现在带头放弃这个词,不去澄清它身上的污垢,而是任由它被解释、被污名化,这对它公平吗?并不公平。
我想说,有时候很多事情简单不一定就是对的,难道因为费劲我们就不去做吗?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平权的口号,尽管做起来很难。
其实,并不是说要放弃这个词,并不是说费劲就不去做。您方也承认做这件事是费劲的,因为会遇到很多阻力,外界用独立女性这套评判标准来评判女性就是一种阻力。
从五四运动开始解放女性起,独立这个词就已经成为束缚女性的一个枷锁。直到现在,可能只是解除了女性脚上、鞋子上、家庭中的某些束缚,但这种解除只是将明面上的解除了,暗地里的压迫还在。从现在社会的绝大多数事项、工作、经济社会地位都能看出男女根本不平等。我们在追求独立女性的过程中,独立女性因为某些上位者的恶意利用、恶意篡改,确实已经给女性造成了很多压迫。
我们不是要放逐这个词,而是要澄清这个词,要改变这个结构。
再者,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徐志摩很讨厌她,因为她虽然没有缠过脚,但有一双天足,就认为她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徐志摩却从来没有让她学习新文化、了解新知识,像那些新潮女子一样走在时代前列。我觉得这就是之前的一种枷锁,而现在的枷锁体现在女性要不要经济独立,在经济生活、家庭生活中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等方面。
我想说的是,无论外界如何评判,真正的女性从来只是她们自己,不需要任何定义,不需要满足任何人的期望。不要让外界对独立女性的评判标准影响我们,让我们迷失真正的自我。所以我方认为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但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一点。
辩题: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vs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 环节:自由支配
今天我想向反方索要方法。小王、周倩,你把麦克风关一下。如果我们承认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事实,下一步就是要想办法改变这个事实。怎么改变呢?
例如现在短视频中有很多女霸总之类的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往往不饱满。我们需要让大众意识到女性也可以软弱,软弱的女性同样可以是独立女性。首先是网络上的引导,要让人们的思想逐渐改变。
其次,很多幼儿园下午5点放学,但很多公司实行996工作制,这默认了家中有一个可以全天候照顾孩子的人。我认为可以将幼儿园放学时间推迟到6点,像这样很具体的事情就是我们可以去做的。
刚刚反方提到网络思潮,很多短视频塑造出女强人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难道不正是女性对自身身份改变的一种索取吗?在社会的情感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软弱的群体时,出现这样新的形象,这难道不是女性对自身形象所求的一种表现吗?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这个事实。我们不否认这个形象给女性带来了很多积极价值,但也要注意这个形象往往被塑造得不需要太多情感需求,与家庭很隔离,非常独立,这与现实中的很多女性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让观看视频的女性意识到,女性软弱并不可耻,这个形象并非完全对我们有消极影响,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我不太理解您方提出例子的目的。如果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女性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价值标准,难道我们不应该站出来表明女性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吗?但独立女性是一个基础事实,并不是每个人的划分标准,而是所有女性都应该朝着这个标准去努力,这是一个前提。
不太理解您方所说的前提是什么意思,您方是想说独立女性是女性走向更好的自己的前提吗?也就是说,女性想要发展、展现自己的多样性、拥有应得的权利,这一切都要基于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一个最大的前提,不能放弃,您能理解吗?能。
然后我想说,您刚才说不太理解我提出这个意思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想说,现在很多主流思想、刻板印象相互交杂。在这些影响下,有些确实让独立女性成为了引领女性提高社会地位的因素。但是我想说,独立女性是自由的,她的自由可以是向上的自由,也可以是向下的自由,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女性没有选择向上的自由,就说她不是独立的。而现在女霸总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一方面让很多女性不兼顾家庭、看重事业,这也限制了女性的多元化发展。
我抓住了您方的一个点,您方说可以允许女性向上的自由,也可以允许女性向下的自由,可是我想问您方一个问题,在社会结构本身存在差错和纰漏的大环境下,我们无限制地强调女性可以自由选择,就像几百年前的美国,给黑人和白人权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当时存在白人歧视黑人的种族歧视,所以您方所说的这个自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呢?我希望您方给我解释。
我所说的自由并不是指选择的权利,而是冲破束缚之后的自由。您方还是没有回答一个问题,男性和女性的基准点、起跑线都不一样,却要在同一个跑道去争取所谓的独立,就像《玩偶之家》里的娜拉出走了,鲁迅先生提出一个问题,娜拉出走了,她有这个决心,可是她到了社会上,是否能和男性一样挣钱,这个社会是否给她这个权利?所以我们想要的前提并不是所谓的自由,而是先给女性这个权利、这个空间,然后再谈所谓的自由。
是的,我们是要去争取这种自由和权利,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提出很多概念,有些概念被社会妖魔化、污名化,这种妖魔化、污名化会给我们带来枷锁,这是您无法否认的。
又回到这个问题,这个概念不断被人误用和妖魔化,我们到底是去澄清这个概念,还是任其被偷换掉呢?今天我方想说的是,独立女性就是一种号召,是平权的号召,它激励无数女性争取选举权、投票权等自身应有的权益。只是有人妖魔化它,所以我们就要放弃这套叙事吗?我方并没有说要放弃,我一直在强调这个词我们不能放弃,我们是要去改变的。但您无法否认,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滥用下,已经给女性造成了压迫,已经成为束缚她们多元化的枷锁。
我方刚刚在申论中说到,于欣就是人们面对一个个关于自己的词语,永远在现实结构下适应充满恶意和偏见的规则。但是我方今天想强调的是,女性想要独立、整体自由,必须打破现行的社会结构。
哦,是的,我方也认为确实要打破这种权力结构,但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会受到很多阻力。就像一个王朝想要被推翻,不可能民众想推翻就推翻,民众在推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力,这种枷锁就是我们在女性独立中遇到的一种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个词语、放弃这种反抗。
10分钟太少了吧,怎么这样呢?刚刚反方是多少分钟来着?直接给我干到2分钟了。刚刚反方好像是250多秒吧,忘记了。我刚刚不应该扯那么多的,我以为是分开计时的。
谢主席,在场各位,我方仍然要强调的是,独立女性从来都不是枷锁,而是平权的号召。对方辩友今天一直没有回答我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社会大众在语义、语境下对一个词误用和妖魔化,我们到底是去澄清它的意思,还是保留它被任何人污蔑解释的权利,我们要不要把这个权利放逐出去?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为什么不去鼓励女性向下的自由?因为女性被放置在一个天平倾斜的大环境里,这种自由根本无法得到所谓的自由。大家鼓吹的是女性有更多生存资本,可以不用上学,找个好老公就能实现人生辉煌,可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我们把这个变成所谓的自由荧光,是在建立一个轻松简单的自由,但我方告诉您,在女性运动中,简单和轻松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从来不会成为我们的代名词,因为掌权者不愿意让渡权利。那些在大山里被迫沦为生育机器的女性,那些不识字还天天被老公家暴的女性,如果我们作为有良知、有理性的女性,现在带头放弃这个词,不去澄清它身上的污垢,而是任由它被解释、被污名化,这对它公平吗?并不公平。
我想说,有时候很多事情简单不一定就是对的,难道因为费劲我们就不去做吗?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平权的口号,尽管做起来很难。
其实,并不是说要放弃这个词,并不是说费劲就不去做。您方也承认做这件事是费劲的,因为会遇到很多阻力,外界用独立女性这套评判标准来评判女性就是一种阻力。
从五四运动开始解放女性起,独立这个词就已经成为束缚女性的一个枷锁。直到现在,可能只是解除了女性脚上、鞋子上、家庭中的某些束缚,但这种解除只是将明面上的解除了,暗地里的压迫还在。从现在社会的绝大多数事项、工作、经济社会地位都能看出男女根本不平等。我们在追求独立女性的过程中,独立女性因为某些上位者的恶意利用、恶意篡改,确实已经给女性造成了很多压迫。
我们不是要放逐这个词,而是要澄清这个词,要改变这个结构。
再者,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徐志摩很讨厌她,因为她虽然没有缠过脚,但有一双天足,就认为她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徐志摩却从来没有让她学习新文化、了解新知识,像那些新潮女子一样走在时代前列。我觉得这就是之前的一种枷锁,而现在的枷锁体现在女性要不要经济独立,在经济生活、家庭生活中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等方面。
我想说的是,无论外界如何评判,真正的女性从来只是她们自己,不需要任何定义,不需要满足任何人的期望。不要让外界对独立女性的评判标准影响我们,让我们迷失真正的自我。所以我方认为独立女性是平权的枷锁,但这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一点。
以下为ai总结(感谢来自 刘圣韬 学长的精彩ai prompt!基座大模型为豆包。)
双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独立女性与平权之间的关系,一方认为独立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对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有着积极的号召作用,另一方则指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独立女性的概念被误用、社会结构存在问题等因素导致其成为平权的枷锁,但同时也强调要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是放弃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