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恋爱关系中,应该追求等价的付出·在恋爱关系中,不应该追求等价的付出》一题,辩之竹内共收录26场比赛。我们为您提供这26场比赛的论点、判断标准提取,以及总计数百条论据的提取,还有Deepseek的辩题分析。这可以帮您更好备赛。
欢迎您点击下方按钮,前往查看。
阅读量:5
本环节双方各拥有4分钟时间,双方辩手均不可打断对方发言,一方发言结束即另一方计时开始,由正方先开始,有请。
我先问个问题,关于主题的定义,我们查阅发现它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采取特定方式或方法。我想问,如果我使用个人英雄主义解决了这件事情,是否意味着我要以个人英雄主义处理任何事情?
此外,个人英雄主义是以自己的主义为核心进行表达,并对社会制度的构建有基础框架,这是一个重要且优先的任务,意味着个人优先于集体。
我使用个人英雄主义处理了一件事情,是否就意味着支持凡事都用个人英雄主义处理?
你当然会回答我。你方的论证题目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论证方式是“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在21世纪解决一定的问题”。按照同样的逻辑反推,我方可以论证“个人英雄主义在21世纪有一些不适合解决的问题”,进而得出“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你为何认为你方的论证合理,而我方不合理呢?这是一种诡辩方法,因为个人英雄主义可能一半适合、一半不适合,但适合的部分是不可替代的。
我方当然会举证不适合的部分。它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例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很完善的制度,不是谁觉得自己可以当国家领导人就去尝试,也不是谁觉得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就自行解决。社会有完整的制度和运行规律来解决问题。若有人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要去冲击社会秩序,这种情况能在中国倡导吗?
首先,您方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优良制度,我方承认,但它总有一些未解决或未发现的问题。此时,您方是等着人民代表大会发现并解决,还是先将问题曝光并解决?
其次,我们没有提倡所有人都成为个人英雄,英雄本就是高于生活的概念,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做出牺牲,但这样的人总是需要存在的。
你方的论证逻辑已经崩塌。你说只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适合,那它会造成不可替代的危害,难道就适合吗?你只是选择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补充一些事情,但从未比较过在宏大叙事层面,应主张个人选择个人英雄主义,还是依靠整个制度。
我多次问你,你觉得拯救人是好事,但如果拯救他人时自己反而遇难,后果由谁承担?你根本无法正确使用个人英雄主义,就像说喝水适合人类,但非要喝到水中毒,能说水不适合人类吗?
你学过几天游泳但没救过人,旁边有个小女孩落水,按照你方主张的个人英雄主义,你觉得可以去救,但结果可能是两人一起淹死,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合适吗?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倡导,而非强迫。如果你都不敢践行自己的倡导,那倡导给谁听?这种倡导是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的吗?就像喝水喝到水中毒,能说水不合适吗?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英雄主义是否要在能力范围内去做?你如何判断哪些事情是力所能及的?
比如我学过游泳但没实践过,队友是医学生,只在课本和抖音上看过相关知识,此时一个小女孩在他面前卡住了,是否要强制他去救?当然要救,否则小女孩可能死亡。但如果没救成功,这个后果谁来承担?不能要求所有人的知识都能在实践中100%应用。即便小女孩最终没救回来,也不会责怪施救的人,但从道德层面讲,这种倡导是行不通的,本身就不能倡导,也不敢让人去尝试。
再比如,有一个人被刑事拘留,我认为他是被冤枉的,我是否要越过警方去调查取证?调查举证是可以的,但为何一定要越过警方呢?因为你觉得警方调查不出来,自己调查得最清楚。但在制度的运行下,调查有明确的社会分工,警察负责保护社会治安,医生负责救人,调查取证由专业的公安人员负责,我们作为平民也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贸然去践行一些自认为可行的事情,造成不好的结果,你从未考虑过承担后果。
即便没有上述情况,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是否要采用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应在集体主义框架下发挥作用,当集体主义框架来不及解决快速发生的问题时,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你充其量论证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集体主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我论证了更大一部分情况,即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集体主义能解决的问题。你要正确使用个人英雄主义,就像不能喝水喝到水中毒一样。
对于您方所说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想问,如果集体主义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否说集体主义不适合21世纪?集体主义有自己的自纠机制,关键要看哪个制度在宪法层面更可靠。我们不能期待个人英雄总是正向的英雄。
你提到的自救机制,如果真的有用,就不会出现张桂梅所在山区孩子上不了学的情况。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不会掩盖问题,反而会将问题暴露出来,这一点您方也承认。
您方对我方论点有天然认同,认为在一些制度看不见的地方,个人站出来很有必要,所以个人英雄主义非常适合这种情境。但我到现在也没听到您方说个人英雄主义在哪些不适合的集体中造成了哪些核心危害,只听到您方说集体主义很好,却未提及个人英雄主义造成的危害。所以我暂且认为,您方觉得集体主义很好,个人英雄主义能够不可替代地解决一些问题,无功无过。因此,我方已经证成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
您方最后提到有自救机制,但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在有些时候比您方所说的自救机制更有用,所以我们提倡在一些地方需要有人站出来践行个人英雄主义。
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发言。
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不通过集体力量,强调个人才能去做一些事情,它不适合21世纪,主要基于以下两点比较:
第一,如果仅因为个人英雄主义有稍微一点好处,就认为它适合这个时代,那么极端的情况,如侵略战争,难道也适合21世纪吗?这涉及到利益问题,如果个人英雄主义侵犯了集体的利益,例如原本可以通过公权力获得公平公正的裁决,但个人为了快速解决问题而擅自行动,这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悖,对社会公共结构会造成破坏。不能只看个人英雄主义好的一面,而要看它的下限。就像不能只看到上海的繁华,而忽视一些不那么富有的地方存在的问题。
第二,如果推广个人英雄主义,会导致只要出现社会问题,人们首先反思的不是集体,不是从人群的立场出发,而是抱怨为什么没有出现英雄。在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人们会期待英雄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像反方倡导的集体主义那样,反思集体为什么没有做好,从而促进社会进步。集体主义不会落下任何人,不会因为个人才能好就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他,而是会引导个人将问题作为宏观问题去解决。我们应该解决时代的问题,而不是等待像钢铁侠或蝙蝠侠那样的英雄。
对方对我方的观点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对方强调采用个人英雄主义解决危机可能导致错误和灾难,如孩子死亡;另一方面,又说如果社会都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大家会依赖英雄而不做事。
我方所举的一方书院和陆勇的例子,都是在发现问题后主动采取行动,与对方的质疑不符。
回到辩题,个人英雄主义是否适合21世纪。对方认为21世纪所有问题最终都要依靠制度化方法解决,我方承认在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可能如此,但在自动化手段生效之前,那些急需帮助的人怎么办?此时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发挥作用。
对方还说个人英雄主义最多只能作为集体主义的补充,更多问题由集体主义解决。但如果存在只能由个人英雄主义解决的问题,哪怕是少数问题,也不能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21世纪的现实是,有很多问题是由庞大的社会结构导致的,在个体与个体之外没有其他途径时,除了个人英雄主义,我们还能依赖什么呢?在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相互作用下,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人真切改变现状的方法。
感谢正方四辩,本场比赛结束。
本环节双方各拥有4分钟时间,双方辩手均不可打断对方发言,一方发言结束即另一方计时开始,由正方先开始,有请。
我先问个问题,关于主题的定义,我们查阅发现它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采取特定方式或方法。我想问,如果我使用个人英雄主义解决了这件事情,是否意味着我要以个人英雄主义处理任何事情?
此外,个人英雄主义是以自己的主义为核心进行表达,并对社会制度的构建有基础框架,这是一个重要且优先的任务,意味着个人优先于集体。
我使用个人英雄主义处理了一件事情,是否就意味着支持凡事都用个人英雄主义处理?
你当然会回答我。你方的论证题目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论证方式是“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在21世纪解决一定的问题”。按照同样的逻辑反推,我方可以论证“个人英雄主义在21世纪有一些不适合解决的问题”,进而得出“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你为何认为你方的论证合理,而我方不合理呢?这是一种诡辩方法,因为个人英雄主义可能一半适合、一半不适合,但适合的部分是不可替代的。
我方当然会举证不适合的部分。它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例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很完善的制度,不是谁觉得自己可以当国家领导人就去尝试,也不是谁觉得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就自行解决。社会有完整的制度和运行规律来解决问题。若有人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要去冲击社会秩序,这种情况能在中国倡导吗?
首先,您方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优良制度,我方承认,但它总有一些未解决或未发现的问题。此时,您方是等着人民代表大会发现并解决,还是先将问题曝光并解决?
其次,我们没有提倡所有人都成为个人英雄,英雄本就是高于生活的概念,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做出牺牲,但这样的人总是需要存在的。
你方的论证逻辑已经崩塌。你说只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适合,那它会造成不可替代的危害,难道就适合吗?你只是选择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补充一些事情,但从未比较过在宏大叙事层面,应主张个人选择个人英雄主义,还是依靠整个制度。
我多次问你,你觉得拯救人是好事,但如果拯救他人时自己反而遇难,后果由谁承担?你根本无法正确使用个人英雄主义,就像说喝水适合人类,但非要喝到水中毒,能说水不适合人类吗?
你学过几天游泳但没救过人,旁边有个小女孩落水,按照你方主张的个人英雄主义,你觉得可以去救,但结果可能是两人一起淹死,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合适吗?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倡导,而非强迫。如果你都不敢践行自己的倡导,那倡导给谁听?这种倡导是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的吗?就像喝水喝到水中毒,能说水不合适吗?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英雄主义是否要在能力范围内去做?你如何判断哪些事情是力所能及的?
比如我学过游泳但没实践过,队友是医学生,只在课本和抖音上看过相关知识,此时一个小女孩在他面前卡住了,是否要强制他去救?当然要救,否则小女孩可能死亡。但如果没救成功,这个后果谁来承担?不能要求所有人的知识都能在实践中100%应用。即便小女孩最终没救回来,也不会责怪施救的人,但从道德层面讲,这种倡导是行不通的,本身就不能倡导,也不敢让人去尝试。
再比如,有一个人被刑事拘留,我认为他是被冤枉的,我是否要越过警方去调查取证?调查举证是可以的,但为何一定要越过警方呢?因为你觉得警方调查不出来,自己调查得最清楚。但在制度的运行下,调查有明确的社会分工,警察负责保护社会治安,医生负责救人,调查取证由专业的公安人员负责,我们作为平民也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贸然去践行一些自认为可行的事情,造成不好的结果,你从未考虑过承担后果。
即便没有上述情况,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是否要采用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应在集体主义框架下发挥作用,当集体主义框架来不及解决快速发生的问题时,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你充其量论证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集体主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我论证了更大一部分情况,即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集体主义能解决的问题。你要正确使用个人英雄主义,就像不能喝水喝到水中毒一样。
对于您方所说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想问,如果集体主义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否说集体主义不适合21世纪?集体主义有自己的自纠机制,关键要看哪个制度在宪法层面更可靠。我们不能期待个人英雄总是正向的英雄。
你提到的自救机制,如果真的有用,就不会出现张桂梅所在山区孩子上不了学的情况。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不会掩盖问题,反而会将问题暴露出来,这一点您方也承认。
您方对我方论点有天然认同,认为在一些制度看不见的地方,个人站出来很有必要,所以个人英雄主义非常适合这种情境。但我到现在也没听到您方说个人英雄主义在哪些不适合的集体中造成了哪些核心危害,只听到您方说集体主义很好,却未提及个人英雄主义造成的危害。所以我暂且认为,您方觉得集体主义很好,个人英雄主义能够不可替代地解决一些问题,无功无过。因此,我方已经证成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
您方最后提到有自救机制,但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在有些时候比您方所说的自救机制更有用,所以我们提倡在一些地方需要有人站出来践行个人英雄主义。
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发言。
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不通过集体力量,强调个人才能去做一些事情,它不适合21世纪,主要基于以下两点比较:
第一,如果仅因为个人英雄主义有稍微一点好处,就认为它适合这个时代,那么极端的情况,如侵略战争,难道也适合21世纪吗?这涉及到利益问题,如果个人英雄主义侵犯了集体的利益,例如原本可以通过公权力获得公平公正的裁决,但个人为了快速解决问题而擅自行动,这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悖,对社会公共结构会造成破坏。不能只看个人英雄主义好的一面,而要看它的下限。就像不能只看到上海的繁华,而忽视一些不那么富有的地方存在的问题。
第二,如果推广个人英雄主义,会导致只要出现社会问题,人们首先反思的不是集体,不是从人群的立场出发,而是抱怨为什么没有出现英雄。在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人们会期待英雄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像反方倡导的集体主义那样,反思集体为什么没有做好,从而促进社会进步。集体主义不会落下任何人,不会因为个人才能好就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他,而是会引导个人将问题作为宏观问题去解决。我们应该解决时代的问题,而不是等待像钢铁侠或蝙蝠侠那样的英雄。
对方对我方的观点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对方强调采用个人英雄主义解决危机可能导致错误和灾难,如孩子死亡;另一方面,又说如果社会都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大家会依赖英雄而不做事。
我方所举的一方书院和陆勇的例子,都是在发现问题后主动采取行动,与对方的质疑不符。
回到辩题,个人英雄主义是否适合21世纪。对方认为21世纪所有问题最终都要依靠制度化方法解决,我方承认在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可能如此,但在自动化手段生效之前,那些急需帮助的人怎么办?此时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发挥作用。
对方还说个人英雄主义最多只能作为集体主义的补充,更多问题由集体主义解决。但如果存在只能由个人英雄主义解决的问题,哪怕是少数问题,也不能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21世纪的现实是,有很多问题是由庞大的社会结构导致的,在个体与个体之外没有其他途径时,除了个人英雄主义,我们还能依赖什么呢?在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相互作用下,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人真切改变现状的方法。
感谢正方四辩,本场比赛结束。
看来是。正赛环节,两队所持观点不一,他们将怎样论证己方观点呢?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进行立论。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不依赖于大型集体的力量,不等待大型集体的反应,以主人公心态对抗集体所不能对抗或常常忽视的困难的精神。作为集体主义的补充,它强调我们应该最大化发挥个人能力和想法,以个人的思考和行动来解决问题,它的价值经历历史的洗礼而经久不衰。
今天在这里,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仍然适合21世纪,理由如下: 首先,所谓公权力代言人和结构化组织的集体,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时,经常会有方方面面顾及不到。在这个科技进步、互联网占据大量资源的时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高度互联化和多样化,集体与个人相比反应缓慢、不够灵活的缺陷暴露无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有益补充。
2020年1月的除夕之夜,为了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难题,汪勇及其家人独自驾车前往医院,来回奔波30余趟,接送白衣天使,还招募志愿者积极联系网约车企业,在政府开行通行车之前,全力保障了医护人员的交通出行。
而对于如豫章书院这类人间炼狱,我们更是需要个人英雄揭竿而起,当事人揭露书院之下的非法经营,一时激起千层浪。
在21世纪,新的社会冲突和突发情况同样需要我们解决,集体的行动力存在滞后性、忽视性,我们需要个人英雄的快速和灵活。紧急事件,比如唐山烧烤店的案例,我们需要英雄的见义勇为;在每一个落水者呼救声中,我们同样需要英雄挺身而出,而不能等待某些组织伸出援手。
灵活问题,比如在校园霸凌事件中,作为身处其中的个体,我们最能够直接地观察到问题本来的样貌,能够按照受害者最需要的方式直接帮助到他。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上,有些问题集体来不及或者无法解决,有些问题集体无法发现。我们需要举报者、胜利者、援助者挺身而出,作为英雄助长社会的正义感和安定感,从源头上避免悲剧的发生。
其次,在21世纪,技术进程水平持续上升,社会包容度不断扩大,社会道德水平和伦理认识不断提升,这些都让个人发挥能力的空间不断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程度都在扩张。 处理公平方面,举报豫章书院的过程中,体制内外的个人英雄们使用了多种现代化手段对豫章书院进行曝光和举报。 商业建设方面,华人企业家乔布斯等人白手起家,一手缔造英伟达、苹果公司的商业版图。 科技学术方面,AI和自动化赋能科学实验,将每一位单体科学家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个人思维的发挥空间和识别能力大大增强。
这些都说明21世纪更加适合个人英雄主义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21世纪不仅需要个人英雄主义,而且还对个人英雄主义适当发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只要可以合适地引导,个人英雄主义定然会在21世纪散发其独特的光芒。
感谢正方一辩,下面有请反方四辩质询正方一辩,质询方有权打断被质询方,被质询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只对质询方计时。
我先问第一个问题,比如说在清华大学里边穿北京大学的校服,或许为人指责,但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我觉得在定义的部分,你刚刚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什么?我们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不依赖于大型集体的力量,不等待大型集体的反应,以主人公心态对抗集体所不能对抗或常常忽视的困难的精神。你觉得呢,它是对于集体主义的补充,对吧?
可以这么说,补充等于适合这个时代吗?我们把补充和这个时代的关系联合起来,认为它适合这个时代。所以这里有两个论证义务的分析,正方觉得补充就适合,反方认为它跟集体主义有冲突,这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反方的立场没问题,我们往下走。
你觉得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因为你的个人英雄主义要解决任务,我们认为它和集体主义不重复。那是后续的论证了,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刚才我这边有点嘈杂,再说一下,就是你在第一个里边提到说个人英雄主义要对社会一些问题有所回应,我们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办法及时调度,还有豫章书院这样的社会阴暗角落,我们需要有人把它曝光出来,作为一个引发点。这是时代的问题,这是我们时代确实存在的问题,这时代存在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就在这儿?
这里细化一下定义的部分,你觉得有英雄存在等不等于这个英雄本身是个人英雄?如果它是不依赖于集体的呢?那你需要论证它为什么不是个人英雄。我这样举个例子,比如说雷锋,他把所有的生命都奉献给集体,为了集体有更好的发展,你觉得雷锋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英雄主义?
我们可以承认雷锋是集体主义,他只是集体中的一个螺丝钉而已,他所有的动机都是由集体提供的,所以也不妨碍我们评价雷锋在某种程度上是英雄,没问题吧?当然我们也没有说英雄是个人,他就一定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第一个切割,即个人英雄主义,不代表只要是个英雄,他就一定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第一个共识。
你觉得这个所谓的适合与不适合的价值判断,你方是在鼓励大家多去成为这样的个人英雄,我们要鼓励大家以合适的方式成为个人英雄。这里有一个多和少的问题,合不合适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现在这个时代面临的是集体的问题,你方就不适合;如果面临的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人的问题,你方适合。那我先问,为什么这个时代只有集体的问题,没有个人的问题?
感谢反方四辩和正方一辩,下面有请正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
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什么是主义?主义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持有的系统性理论和主张,既是思想体系的核心表达,也是社会制度构建的基础框架。而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强调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它对立于在革命斗争中舍己为公、不怕牺牲,敢于为理想冲锋陷阵,把个人的成绩和荣誉归功于人民群众和集体的革命英雄主义。
那么,在21世纪,我们究竟能不能把个人英雄叙事当做思想体系的核心表达和社会制度构建的基础框架?我方认为不可以,理由如下: 第一,个人英雄主义具有偶发性,不能成为稳定的社会纠错机制,只能作为制度失灵时的补充出现,不能作为社会制度构建的基础框架。 张桂梅校长燃烧自己,扎根深山,把大山中的女孩送出大山;白方礼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岗位,用自己30年的积蓄资助贫困学生。可当我们称赞英雄之余,不是要等待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出现,而是要反思这里的政府职能和社会救济为何缺位。当政府职责和公共服务的责任与个体无私奉献之间出现错位时,剩下的永远只是牺牲和英雄传说。21世纪的发展趋势本来就是建立稳定、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问题纠错制度。当我们能够有完善的、越来越成熟的制度时,才能让所有的孩子走出大山。 第二,21世纪的发展问题无法与个人英雄主义的路径相契合。新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不再是挑战自然命题下个体力量的窘迫,也不再是阶级对立前提下你死我活的存亡绝续,而是如何在利益冲突、价值多元中谋求调和和发展。个人英雄主义将社会的利益平衡和纠错机制捆绑在个体的良知和道德上,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沦为少数精英实现自我、摄取利益的途径。
感谢反方一辩,接下来有请正方四辩质询反方一辩。
先解决定义,一个人看到有人落水后,他主动去救,这种行为算你的个人英雄主义吗?要看是什么样的情况去审视这个行为。如果是警察去救,那我继续问对方辩友。
在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有两三个人看到有人落水,他们一起把人救上来,那么这两三个人算个人英雄主义吗?但是我们不提倡这种行为,你没有办法要求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牺牲。
所以说今天个人英雄主义的界定根本不在于这里头参与的人数多少,而在于它行为动机从自身出发。我们第二个问题,在塑料生产中我们需要引发剂来引发它后续的反应,哪怕它后续不参与反应,但这个引发剂可以去掉吗?就像个人英雄主义,它可以存在,但不代表它适合这个时代。如果要讲这个引发剂是最适合于这个化学反应的存在,需要有论证的部分。
那么对方辩友,你看看这个引发剂,它是需要的,那对方辩友应该说个人英雄主义在21世纪是适合的。那对方辩友先告诉我们20世纪到21世纪社会一个重要的发展数据,经常会发生什么?是制度失灵吗?好像不是吧,你可以举证21世纪会经常制度失灵,21世纪的制度不适用于这个社会,你真的能举证的部分,然后可能我方在后续会对那些数据进行更细致的描述。
再问对方这个问题,就是说个人英雄主义会导致个人的价值与集体的利益产生冲突,当个人价值本身就是他所追求的,他还会有那样的弊端吗?所以你没有任何对于社会制度问题会适应的举证,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你讲如果个人的想法和集体的利益是一样的,是绑定的,就是我个人要为了中国而发展,集体也要为了中国而发展,这个时候就不是个人英雄叙事。
感谢双方辩手,接下来有请正方二辩进行陈词。
对方辩友今天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对方辩友一直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不稳定,所以我们不能采用个人英雄主义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方法。但是我想问,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矛盾吗?不矛盾,我方的论证框架一开始就是个人英雄主义有它存在的价值,有它的必要性,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所有人都成为英雄。
在21世纪,我们现在面临的生产力可以涉及的领域仍然在扩大,然而在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样也在快速增长,对方没有理由认为生产力可以自动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体永远会有顾及不到的空白,而在这些空白出现时,对于急需解决问题的那些个体,才可以做出更快速和更贴近危机的行动。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在疫情期间,汪勇注意到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因公交停运而步行数小时上班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上层人员很难注意到这么清晰的事实情况。只有他们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后,才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去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陆勇正是在自己患染白血病后,体会到病人们购买特效药的困难,才去采购仿制药,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尽管国家和医疗体系也在关注病人群体,但他们的情况不可能真实地体会到白血病人是什么感觉,也难以理解为什么病人们会不顾风险地追求便宜的仿制药,这是陆勇作为亲历者的身份决定了他能够作为个人采取与集体更加有效的行动。
此外,在21世纪是劳动创新时代,个体的智慧和创新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在许多领域,个体的智慧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来加以激发。比如说像佩雷尔曼采用完全隐居的生活方式,孤身一人解决困扰数学界百年的庞加莱猜想,这个时候不是集体的制度失效,而是集体的制度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本来就没有足够充分的发挥空间,相对于个体并没有独特的优势。
以上说明21世纪面临的问题需要而且必需个人英雄主义来进行解决,因此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
感谢正方二辩,接下来有请反方三辩质询正方二辩。
我先重申你的基础逻辑,你觉得一个人信奉个人英雄主义会怎样表现?当他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利益碰撞的时候,他会选择哪些?
首先我们要看清楚,我们说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情况下,一般来讲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这题目讲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适不适合21世纪吗?那当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冲突的时候,你要选择哪种?
我方现在说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要有所表现,在这些特定情况不出现对立冲突的情况下。你不敢坚持你的立场了,你只是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得以补充地发展,那它就适合论证这一个事,你在这方面的论证是不完整的,你不敢承认冲突的时候也要选择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你自己放弃的战场。
我马上举证你,比如说有一些国家出了一些很英明的领导人,独裁可能在咱们国家看起来也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那独裁主义适合21世纪吗?如果说您方可以论证,在这个国家,除了独裁之外,他们有更好的别的出路并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才能说明独裁主义不适合。
如果一个女孩掉进了水里,社会所希望的理性态度之下,是我们主张个人平民去救治,还是主张警察去救助?很抱歉,我方主张如果有一个平民,他可以主动站出来,见义勇为去救,先把她救上来,然后这个时候,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的。而且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及时通知警察。
那我再换个例子,比如说我隔壁楼出现了火灾,这个时候是不是你也主张让我去先救火,然后等消防员来了,消防员再救火?你自己也没想好接下来要怎样应对这个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主动站出来,去把一个在窗边的人接下来,那么这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情况的一个体现。
我再问最后一个例子,如果我现在看见了一个小孩子被坚硬的物体卡住了喉咙,可是我只在抖音上刷过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是我从来没有试过这件事情,我要不要去尝试着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去救他?
我方现在一直在讲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于特定的情况,您方所举的这些情况是个人英雄主义发挥作用比较危险的性质,是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问题。我们有国家制度在不断地完善这些问题。所以当真正落实到真正的社会制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不会提倡平民在没有足够能力的情况下贸然去施救,比如去救落水的人、去救火灾、用没有实践过的急救方法救小孩。所以你的这一部分本身是作为集体英雄主义的补充,你所有的解决社会事件依靠的优先是制度。那为什么你还要主张你的主义,所以主义不应该是你自己的核心表达,任何情况下不应该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优先,这是你论证的责任。
我往下问第三步,你觉得在整个社会体制分配下,我们需要一个公正制度筛选出领导我们的人,还是你觉得谁觉得自己能领导,谁就能自己去领导?
我们当然需要有一个制度去筛选。但是这不意味着一个人就可以站上去,去竞选或者怎么样。个人英雄主义的观点,在我看来是真的能领导的人站出来说我试一试,能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不代表我最后一定要承担到底。
我方说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你能够去干,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就像你说的,我们可以有一个尺度去制衡,来帮助我们的社会。我们可以有一个制度的设计,去制约你的完全的冲动。那靠的制度为什么能对呢?你看你说要依靠制度去分配一些利益,那为什么会同你的个人英雄主义根本释放有大关系。
我们现在说的是这个制度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在您方刚才给的那些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依靠一些不管是政府还是集体的调度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这样的集体能够顾及到的地方,我们这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你觉得现在这个社会情况和集体主义是有矛盾,是大多数的情况下需要用个人英雄主义去改变,还是大多数的情况下要用社会制度去解决?21世纪之后,你觉得是大多数的问题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去解决,还是需要这个集体、这个社会制度去解决,是多和少的情况。
我们没有说集体主义不适合21世纪,我们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并且适合的地方是制度架构不可替代的,这是我们这个比较的关键。同样因为反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这是双方的观点。
如果正方做定性判断,觉得某一块适合就是适合,反方同样可以做定性判断,觉得大部分不适合就不适合。所以如果通过比较,你也要论证你的适合部分比我多。所以通过比较这个话题更能说明问题,应该现在有。
感谢双方辩手,接下来有请反方二辩进行陈词。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英雄,什么样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我们什么时候会说这个人不是英雄人物,什么时候又说这个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第一点,不是说我发挥出了很显著的价值,我就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了。因为你自己也承认,像雷锋,你也觉得他是集体主义英雄,像警察你也觉得他是一个集体主义英雄,可是为什么到我救了一个路边的落水的人,就突然变成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了。这里的问题在于,集体主义它也是要求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价值,因为我们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所以在这里的切割是,个人英雄主义是什么?是我要坚信我个人的力量一定会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这个叫做个人英雄主义,一定要承担相对的责任。
第二个切割是,如果你只讲某个人有时候可以填补集体政策的空缺,某个个人能够去补充集体政策,可是你这要论证的是叫做这个人他是英雄,也不能叫这个人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什么叫主义,一定是以它为至高价值的,我们讲拜金主义,是以钱为至高的价值,但是你不能说我在遵守道德的基础上,然后再赚钱,也叫拜金主义。同样的,你也不能讲说我在集体政策的基础上,把个人的力量作为补充,这个叫个人英雄主义。所以你方论证从来不可以通过说有的时候我们集体政策有可能会失灵,然后在这个时候,有个人站出来补足,这个时候你告诉我说叫做坚信的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这在逻辑上也不成立,这个东西不叫做主义,叫做你有时候通过个人的力量可以去补足,这是你论证缺乏的部分。
往下说,你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一定会导致的是我坚信某个人在社会发展里面的决定性力量,这样的一定是不适用于21世纪这样一个分工越来越细化的时代。我举很多例子,有社会结构缺陷的时候,我想的不是我要树立起来一个靶子,而是说我想的应该不是我要把一个人架上高台。就比如说我在遇到一个药品监管法不合理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想的不是联合起来,一起去呼吁法律的变革,让政府来改动这个法律,而是我们要想着一定要等一个人来通过用打破法律的制度的手段来拯救我们。为什么在我们的职场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反对无偿加班,我们想的不是政策要改革,不是广大的工人要联合起来去争取权益,而想的是我要让零工或者一群比较机灵的人去整顿职场。你发现没有,你在把这个个人架上高台的时候,同时你在毁了他的同时,也是在遮盖那些最该做出行动去解决问题的人,比如说政府机关和群体的角色。这个时候就像我们讲的那样,就是这样的心态,我们两方是一个个人心态的对比,这种个人的心态一定是我一定要等,等一个人像陆勇一样的人来拯救我,等一个人来起诉上诉。可问题是人人都在等,人人都是沉默的螺旋,那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反方的态度是,人民群众本来就是一个集体,一定要联合起来,然后去看一看最该站起来解决问题的是什么人,是人民群众最广大的力量。
感谢反方二辩,接下来有请正方三辩质询反方二辩。
您一方是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它跟集体主义对立,所以它不适合21世纪,对吗?我是讲对立,但你不能简单论证个人有时候可以填补集体的空缺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你方在一辩论证的时候提到的论点,比方说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它对立于集体主义,所以它不适合21世纪。我问你,我现在说理性主义适合21世纪,代表感性主义一定不适合21世纪吗?
有些曲解我的论点,我的论点讲的从来都是个人英雄主义会有害处,所以我说不适合,不是想说单纯的对立就不适合。
哦,好,所以您方是发现个人英雄主义好像对集体主义有一些冲突或者矛盾的点,就证明它不适合。我接着问你,你说它有害处,我方刚才论证了有好处,您方是如何通过举证证明出个人英雄主义带来的危害要远大于它带来的利好的?
主义是什么?是至上的,是排他的。理想主义不可以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我加一点理想。同样讲个人英雄主义,不能是在集体的立场上加一点个人理想主义。所以这个题不是一个利弊比较的题,这个题是一个你到底是要选出哪一个至高的价值作为社会推动的一个价值观,我认为显然是集体主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推动者。
您方说的非常对,我也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坚力量。您方在一辩论证的时候也说了,您方觉得张桂梅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例子吗?
我觉得张桂梅她肯定是英雄,但你一定不能讲她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你也觉得警察肯定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人,雷锋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人,他们都是在为群众做贡献,张桂梅也是在为群众做贡献。毕竟如果你把她看作是个人英雄主义者的话,也会带来很多的害处。
我们双方都承认个人英雄主义更多的会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主体性去解决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张桂梅她可以认为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她解决问题的时候依然是依靠了集体的力量,所以你方不能说只要有了其他人的参与,或者只要这个问题最后是集体政策解决的,那就属于集体主义的范畴。
那你为什么之前承认雷锋和警察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呢?他们不也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吗?
这当然不一样,警察他解决问题依靠的是我们社会里制定的法律,而张桂梅在当时没有任何先例,没有任何规则可供她参考的情况下,她站出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所以我方觉得张桂梅算个人英雄主义,而警察不算。
您方刚才又提到一句话,说平民不应该被提倡个人英雄主义。首先雷锋这个人他解决问题也没有靠法律,靠的是自己的信念和热情。第二个就是,如果你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很适合的话,那每一个平民就不会发挥出自己的主观主动性,会想的是我一定要等一个英雄来拯救我,因为我们大家会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平凡的人,只有我们坚守着集体主义,每个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的力量,才有可能说我这个人要和他们团结起来,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您方到现在也没有给出我一个核心的例子,说明个人英雄主义到底通过什么对集体主义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导致它不适合21世纪,请您后续去证明。
感谢双方辩友,接下来进入质询小结环节,请大家注意总结陈词环节不得少于3分钟,反方三辩先进行质询小结。
个人主义和英雄的出现一定是有区别的,英雄可以是众人认可的英雄,但他不一定是个人英雄,最后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比如说我们社会非常聚焦于个人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因为你发现个人经济,你在整个调节社会结构上已经失衡了,你没有办法用个人英雄主义去看待任何一件事物。
比如说我觉得张桂梅校长这样的人出现,她很英雄,我赞美她,可是我们该怎么样反思来解决事情的时候,我们只能思考为什么这里需要英雄事件,是不是我们的社会制度缺失了,为什么大山里的女孩儿走出大山只能期待英雄的出现,我们政府出面服务的责任在哪里?
正是因为你的英雄的出现,你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当社会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期待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出现,你觉得个人的力量是大于集体的时候,你才会觉得,才会导致无数的英雄,甚至会有牺牲自身的体现。英雄的出现这里只能是偶发性的,比如说这个时候你就会没办法避免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比如说我觉得我有能力就能干,可是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我去教女孩可能会教出歪门邪道,从正向的例子中很难举出合适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例子。
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天然是有区别的,集体主义代表的是这种集体英雄体系,它代表的是制度,而你所谓的个人英雄体系出现就代表的他打破了制度。比如说我们觉得救死扶伤是警察的事情,可是你所谓的口中那个英雄就是越过警察救了那个小孩儿,他觉得他比警察更好,在那个时候他打破了制度,这件事情不是他的事情,他没有专业资格证,可是他觉得他可以做这件事情,所以他本身是一个破坏者。
当你觉得只有在集体失灵的时候才能自己去行动,我们论证的是一半是一半不是。最后的部分我会详细的跟你解释为什么你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是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些年出了一个你所谓的英雄,可是你没有看到的是他背后那一个千万级别以制度为保障的体系,那才是真正想要解决危害的主体。
感谢反方三辩,接下来有请正方三辩进行质询小结。
我听到现在反方试图向我们论证的都是集体主义很好,它很适合21世纪,而个人英雄主义到底为什么不适合,我方期待你方的后续举证。
我方刚才已经达成一个共识,我们不能说这个问题最后是政府解决、集体解决、政策解决的,所以它其中就不含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的底层逻辑下,我们双方是有一定的共识,个人英雄主义不完全与集体主义相悖,个人英雄主义更多的像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引导剂,而后续真正带动解决这个问题的,确实是可能我们要通过完善政策、完善机制去补充,但如果没有这个引发剂,后续的一切就都不会有。
举个例子,您方刚才提到一个例子,说我现在遇到一个小女孩,她快窒息了,那我现在学过急救方法,我要不要救她?当然要救她。按照您方的这种解决逻辑,好像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把这个女孩带回医院,可是如果医院赶到的时候她已经窒息而亡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到底是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酵下去,还是自己走出来,尝试去打破这个格局,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方觉得应该是后者。我方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让大家看见了原来没有被看见的一些阴暗点,甚至于一些被恶意掩盖了的事实。
其二,我方认为,同样在科研这类的集体中,我们同样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我们都知道科研人才是非常稀缺的,那么最后能够达到学术顶尖的可能只有那么一两个人,这些人才能真正地带动一个团队去钻研更深层次的理论。所以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不要站出来做这个领头人,当然是要的。如果他们像您方说的那样过于集体化,每次都在想着集体怎么样怎么样,他们就失去了这样一种做出改变的机会,也错失了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良机。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解决社会既有的一些制度的残缺点或者黑暗处,还是在解决问题的一些过程中,我们都是需要个人英雄主义的。
您方刚才还提到说我们在说个人英雄主义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问题,那么您方就天然默认他们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我觉得共识是我们不能说一个事情不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它就不适合这个时代。您方好像也没有给我说明它到底对其他的这些问题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那我方已经向您方详尽地阐明了,在我方的这些背景下,它是如何达成了它的这些作用,并且它是为何不可或缺的。
在一个非常理想的情况下,我们遇见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良社会政策去解决,但是21世纪我们遇见的问题太多了,当疫情举个例子,谁都没有想到突然会来了一个波及全局的新冠疫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政府都没有解决这样问题的先例,这个时候我们说,医疗问题的医疗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总有一些我们没有被发现的点,这个时候怎么办?整个国家都在忙着解决其他的问题,你个人反馈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怎么办?我这个时候到底是等着国家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自己站出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在一些场景下是对解决问题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那它在这些方面是集体主义无法替代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它并没有对集体主义造成您方所述的巨大的危害,至少我现在没有听到您方能证成这个结论。所以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
感谢正方三辩。
看来是。正赛环节,两队所持观点不一,他们将怎样论证己方观点呢?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进行立论。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不依赖于大型集体的力量,不等待大型集体的反应,以主人公心态对抗集体所不能对抗或常常忽视的困难的精神。作为集体主义的补充,它强调我们应该最大化发挥个人能力和想法,以个人的思考和行动来解决问题,它的价值经历历史的洗礼而经久不衰。
今天在这里,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仍然适合21世纪,理由如下: 首先,所谓公权力代言人和结构化组织的集体,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时,经常会有方方面面顾及不到。在这个科技进步、互联网占据大量资源的时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高度互联化和多样化,集体与个人相比反应缓慢、不够灵活的缺陷暴露无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有益补充。
2020年1月的除夕之夜,为了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难题,汪勇及其家人独自驾车前往医院,来回奔波30余趟,接送白衣天使,还招募志愿者积极联系网约车企业,在政府开行通行车之前,全力保障了医护人员的交通出行。
而对于如豫章书院这类人间炼狱,我们更是需要个人英雄揭竿而起,当事人揭露书院之下的非法经营,一时激起千层浪。
在21世纪,新的社会冲突和突发情况同样需要我们解决,集体的行动力存在滞后性、忽视性,我们需要个人英雄的快速和灵活。紧急事件,比如唐山烧烤店的案例,我们需要英雄的见义勇为;在每一个落水者呼救声中,我们同样需要英雄挺身而出,而不能等待某些组织伸出援手。
灵活问题,比如在校园霸凌事件中,作为身处其中的个体,我们最能够直接地观察到问题本来的样貌,能够按照受害者最需要的方式直接帮助到他。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上,有些问题集体来不及或者无法解决,有些问题集体无法发现。我们需要举报者、胜利者、援助者挺身而出,作为英雄助长社会的正义感和安定感,从源头上避免悲剧的发生。
其次,在21世纪,技术进程水平持续上升,社会包容度不断扩大,社会道德水平和伦理认识不断提升,这些都让个人发挥能力的空间不断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程度都在扩张。 处理公平方面,举报豫章书院的过程中,体制内外的个人英雄们使用了多种现代化手段对豫章书院进行曝光和举报。 商业建设方面,华人企业家乔布斯等人白手起家,一手缔造英伟达、苹果公司的商业版图。 科技学术方面,AI和自动化赋能科学实验,将每一位单体科学家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个人思维的发挥空间和识别能力大大增强。
这些都说明21世纪更加适合个人英雄主义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21世纪不仅需要个人英雄主义,而且还对个人英雄主义适当发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只要可以合适地引导,个人英雄主义定然会在21世纪散发其独特的光芒。
感谢正方一辩,下面有请反方四辩质询正方一辩,质询方有权打断被质询方,被质询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只对质询方计时。
我先问第一个问题,比如说在清华大学里边穿北京大学的校服,或许为人指责,但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我觉得在定义的部分,你刚刚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什么?我们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不依赖于大型集体的力量,不等待大型集体的反应,以主人公心态对抗集体所不能对抗或常常忽视的困难的精神。你觉得呢,它是对于集体主义的补充,对吧?
可以这么说,补充等于适合这个时代吗?我们把补充和这个时代的关系联合起来,认为它适合这个时代。所以这里有两个论证义务的分析,正方觉得补充就适合,反方认为它跟集体主义有冲突,这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反方的立场没问题,我们往下走。
你觉得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因为你的个人英雄主义要解决任务,我们认为它和集体主义不重复。那是后续的论证了,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刚才我这边有点嘈杂,再说一下,就是你在第一个里边提到说个人英雄主义要对社会一些问题有所回应,我们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办法及时调度,还有豫章书院这样的社会阴暗角落,我们需要有人把它曝光出来,作为一个引发点。这是时代的问题,这是我们时代确实存在的问题,这时代存在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就在这儿?
这里细化一下定义的部分,你觉得有英雄存在等不等于这个英雄本身是个人英雄?如果它是不依赖于集体的呢?那你需要论证它为什么不是个人英雄。我这样举个例子,比如说雷锋,他把所有的生命都奉献给集体,为了集体有更好的发展,你觉得雷锋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英雄主义?
我们可以承认雷锋是集体主义,他只是集体中的一个螺丝钉而已,他所有的动机都是由集体提供的,所以也不妨碍我们评价雷锋在某种程度上是英雄,没问题吧?当然我们也没有说英雄是个人,他就一定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第一个切割,即个人英雄主义,不代表只要是个英雄,他就一定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是第一个共识。
你觉得这个所谓的适合与不适合的价值判断,你方是在鼓励大家多去成为这样的个人英雄,我们要鼓励大家以合适的方式成为个人英雄。这里有一个多和少的问题,合不合适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现在这个时代面临的是集体的问题,你方就不适合;如果面临的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人的问题,你方适合。那我先问,为什么这个时代只有集体的问题,没有个人的问题?
感谢反方四辩和正方一辩,下面有请正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
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什么是主义?主义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持有的系统性理论和主张,既是思想体系的核心表达,也是社会制度构建的基础框架。而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强调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它对立于在革命斗争中舍己为公、不怕牺牲,敢于为理想冲锋陷阵,把个人的成绩和荣誉归功于人民群众和集体的革命英雄主义。
那么,在21世纪,我们究竟能不能把个人英雄叙事当做思想体系的核心表达和社会制度构建的基础框架?我方认为不可以,理由如下: 第一,个人英雄主义具有偶发性,不能成为稳定的社会纠错机制,只能作为制度失灵时的补充出现,不能作为社会制度构建的基础框架。 张桂梅校长燃烧自己,扎根深山,把大山中的女孩送出大山;白方礼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岗位,用自己30年的积蓄资助贫困学生。可当我们称赞英雄之余,不是要等待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出现,而是要反思这里的政府职能和社会救济为何缺位。当政府职责和公共服务的责任与个体无私奉献之间出现错位时,剩下的永远只是牺牲和英雄传说。21世纪的发展趋势本来就是建立稳定、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问题纠错制度。当我们能够有完善的、越来越成熟的制度时,才能让所有的孩子走出大山。 第二,21世纪的发展问题无法与个人英雄主义的路径相契合。新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不再是挑战自然命题下个体力量的窘迫,也不再是阶级对立前提下你死我活的存亡绝续,而是如何在利益冲突、价值多元中谋求调和和发展。个人英雄主义将社会的利益平衡和纠错机制捆绑在个体的良知和道德上,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沦为少数精英实现自我、摄取利益的途径。
感谢反方一辩,接下来有请正方四辩质询反方一辩。
先解决定义,一个人看到有人落水后,他主动去救,这种行为算你的个人英雄主义吗?要看是什么样的情况去审视这个行为。如果是警察去救,那我继续问对方辩友。
在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有两三个人看到有人落水,他们一起把人救上来,那么这两三个人算个人英雄主义吗?但是我们不提倡这种行为,你没有办法要求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牺牲。
所以说今天个人英雄主义的界定根本不在于这里头参与的人数多少,而在于它行为动机从自身出发。我们第二个问题,在塑料生产中我们需要引发剂来引发它后续的反应,哪怕它后续不参与反应,但这个引发剂可以去掉吗?就像个人英雄主义,它可以存在,但不代表它适合这个时代。如果要讲这个引发剂是最适合于这个化学反应的存在,需要有论证的部分。
那么对方辩友,你看看这个引发剂,它是需要的,那对方辩友应该说个人英雄主义在21世纪是适合的。那对方辩友先告诉我们20世纪到21世纪社会一个重要的发展数据,经常会发生什么?是制度失灵吗?好像不是吧,你可以举证21世纪会经常制度失灵,21世纪的制度不适用于这个社会,你真的能举证的部分,然后可能我方在后续会对那些数据进行更细致的描述。
再问对方这个问题,就是说个人英雄主义会导致个人的价值与集体的利益产生冲突,当个人价值本身就是他所追求的,他还会有那样的弊端吗?所以你没有任何对于社会制度问题会适应的举证,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你讲如果个人的想法和集体的利益是一样的,是绑定的,就是我个人要为了中国而发展,集体也要为了中国而发展,这个时候就不是个人英雄叙事。
感谢双方辩手,接下来有请正方二辩进行陈词。
对方辩友今天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对方辩友一直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不稳定,所以我们不能采用个人英雄主义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方法。但是我想问,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矛盾吗?不矛盾,我方的论证框架一开始就是个人英雄主义有它存在的价值,有它的必要性,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所有人都成为英雄。
在21世纪,我们现在面临的生产力可以涉及的领域仍然在扩大,然而在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样也在快速增长,对方没有理由认为生产力可以自动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体永远会有顾及不到的空白,而在这些空白出现时,对于急需解决问题的那些个体,才可以做出更快速和更贴近危机的行动。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在疫情期间,汪勇注意到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因公交停运而步行数小时上班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上层人员很难注意到这么清晰的事实情况。只有他们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后,才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去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陆勇正是在自己患染白血病后,体会到病人们购买特效药的困难,才去采购仿制药,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尽管国家和医疗体系也在关注病人群体,但他们的情况不可能真实地体会到白血病人是什么感觉,也难以理解为什么病人们会不顾风险地追求便宜的仿制药,这是陆勇作为亲历者的身份决定了他能够作为个人采取与集体更加有效的行动。
此外,在21世纪是劳动创新时代,个体的智慧和创新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在许多领域,个体的智慧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来加以激发。比如说像佩雷尔曼采用完全隐居的生活方式,孤身一人解决困扰数学界百年的庞加莱猜想,这个时候不是集体的制度失效,而是集体的制度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本来就没有足够充分的发挥空间,相对于个体并没有独特的优势。
以上说明21世纪面临的问题需要而且必需个人英雄主义来进行解决,因此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
感谢正方二辩,接下来有请反方三辩质询正方二辩。
我先重申你的基础逻辑,你觉得一个人信奉个人英雄主义会怎样表现?当他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利益碰撞的时候,他会选择哪些?
首先我们要看清楚,我们说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情况下,一般来讲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这题目讲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适不适合21世纪吗?那当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冲突的时候,你要选择哪种?
我方现在说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要有所表现,在这些特定情况不出现对立冲突的情况下。你不敢坚持你的立场了,你只是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得以补充地发展,那它就适合论证这一个事,你在这方面的论证是不完整的,你不敢承认冲突的时候也要选择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你自己放弃的战场。
我马上举证你,比如说有一些国家出了一些很英明的领导人,独裁可能在咱们国家看起来也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那独裁主义适合21世纪吗?如果说您方可以论证,在这个国家,除了独裁之外,他们有更好的别的出路并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才能说明独裁主义不适合。
如果一个女孩掉进了水里,社会所希望的理性态度之下,是我们主张个人平民去救治,还是主张警察去救助?很抱歉,我方主张如果有一个平民,他可以主动站出来,见义勇为去救,先把她救上来,然后这个时候,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的。而且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及时通知警察。
那我再换个例子,比如说我隔壁楼出现了火灾,这个时候是不是你也主张让我去先救火,然后等消防员来了,消防员再救火?你自己也没想好接下来要怎样应对这个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主动站出来,去把一个在窗边的人接下来,那么这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情况的一个体现。
我再问最后一个例子,如果我现在看见了一个小孩子被坚硬的物体卡住了喉咙,可是我只在抖音上刷过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是我从来没有试过这件事情,我要不要去尝试着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去救他?
我方现在一直在讲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于特定的情况,您方所举的这些情况是个人英雄主义发挥作用比较危险的性质,是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问题。我们有国家制度在不断地完善这些问题。所以当真正落实到真正的社会制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不会提倡平民在没有足够能力的情况下贸然去施救,比如去救落水的人、去救火灾、用没有实践过的急救方法救小孩。所以你的这一部分本身是作为集体英雄主义的补充,你所有的解决社会事件依靠的优先是制度。那为什么你还要主张你的主义,所以主义不应该是你自己的核心表达,任何情况下不应该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优先,这是你论证的责任。
我往下问第三步,你觉得在整个社会体制分配下,我们需要一个公正制度筛选出领导我们的人,还是你觉得谁觉得自己能领导,谁就能自己去领导?
我们当然需要有一个制度去筛选。但是这不意味着一个人就可以站上去,去竞选或者怎么样。个人英雄主义的观点,在我看来是真的能领导的人站出来说我试一试,能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不代表我最后一定要承担到底。
我方说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你能够去干,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就像你说的,我们可以有一个尺度去制衡,来帮助我们的社会。我们可以有一个制度的设计,去制约你的完全的冲动。那靠的制度为什么能对呢?你看你说要依靠制度去分配一些利益,那为什么会同你的个人英雄主义根本释放有大关系。
我们现在说的是这个制度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在您方刚才给的那些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依靠一些不管是政府还是集体的调度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这样的集体能够顾及到的地方,我们这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你觉得现在这个社会情况和集体主义是有矛盾,是大多数的情况下需要用个人英雄主义去改变,还是大多数的情况下要用社会制度去解决?21世纪之后,你觉得是大多数的问题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去解决,还是需要这个集体、这个社会制度去解决,是多和少的情况。
我们没有说集体主义不适合21世纪,我们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并且适合的地方是制度架构不可替代的,这是我们这个比较的关键。同样因为反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这是双方的观点。
如果正方做定性判断,觉得某一块适合就是适合,反方同样可以做定性判断,觉得大部分不适合就不适合。所以如果通过比较,你也要论证你的适合部分比我多。所以通过比较这个话题更能说明问题,应该现在有。
感谢双方辩手,接下来有请反方二辩进行陈词。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英雄,什么样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我们什么时候会说这个人不是英雄人物,什么时候又说这个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第一点,不是说我发挥出了很显著的价值,我就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了。因为你自己也承认,像雷锋,你也觉得他是集体主义英雄,像警察你也觉得他是一个集体主义英雄,可是为什么到我救了一个路边的落水的人,就突然变成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了。这里的问题在于,集体主义它也是要求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价值,因为我们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所以在这里的切割是,个人英雄主义是什么?是我要坚信我个人的力量一定会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这个叫做个人英雄主义,一定要承担相对的责任。
第二个切割是,如果你只讲某个人有时候可以填补集体政策的空缺,某个个人能够去补充集体政策,可是你这要论证的是叫做这个人他是英雄,也不能叫这个人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什么叫主义,一定是以它为至高价值的,我们讲拜金主义,是以钱为至高的价值,但是你不能说我在遵守道德的基础上,然后再赚钱,也叫拜金主义。同样的,你也不能讲说我在集体政策的基础上,把个人的力量作为补充,这个叫个人英雄主义。所以你方论证从来不可以通过说有的时候我们集体政策有可能会失灵,然后在这个时候,有个人站出来补足,这个时候你告诉我说叫做坚信的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这在逻辑上也不成立,这个东西不叫做主义,叫做你有时候通过个人的力量可以去补足,这是你论证缺乏的部分。
往下说,你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一定会导致的是我坚信某个人在社会发展里面的决定性力量,这样的一定是不适用于21世纪这样一个分工越来越细化的时代。我举很多例子,有社会结构缺陷的时候,我想的不是我要树立起来一个靶子,而是说我想的应该不是我要把一个人架上高台。就比如说我在遇到一个药品监管法不合理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想的不是联合起来,一起去呼吁法律的变革,让政府来改动这个法律,而是我们要想着一定要等一个人来通过用打破法律的制度的手段来拯救我们。为什么在我们的职场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反对无偿加班,我们想的不是政策要改革,不是广大的工人要联合起来去争取权益,而想的是我要让零工或者一群比较机灵的人去整顿职场。你发现没有,你在把这个个人架上高台的时候,同时你在毁了他的同时,也是在遮盖那些最该做出行动去解决问题的人,比如说政府机关和群体的角色。这个时候就像我们讲的那样,就是这样的心态,我们两方是一个个人心态的对比,这种个人的心态一定是我一定要等,等一个人像陆勇一样的人来拯救我,等一个人来起诉上诉。可问题是人人都在等,人人都是沉默的螺旋,那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反方的态度是,人民群众本来就是一个集体,一定要联合起来,然后去看一看最该站起来解决问题的是什么人,是人民群众最广大的力量。
感谢反方二辩,接下来有请正方三辩质询反方二辩。
您一方是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它跟集体主义对立,所以它不适合21世纪,对吗?我是讲对立,但你不能简单论证个人有时候可以填补集体的空缺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你方在一辩论证的时候提到的论点,比方说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它对立于集体主义,所以它不适合21世纪。我问你,我现在说理性主义适合21世纪,代表感性主义一定不适合21世纪吗?
有些曲解我的论点,我的论点讲的从来都是个人英雄主义会有害处,所以我说不适合,不是想说单纯的对立就不适合。
哦,好,所以您方是发现个人英雄主义好像对集体主义有一些冲突或者矛盾的点,就证明它不适合。我接着问你,你说它有害处,我方刚才论证了有好处,您方是如何通过举证证明出个人英雄主义带来的危害要远大于它带来的利好的?
主义是什么?是至上的,是排他的。理想主义不可以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我加一点理想。同样讲个人英雄主义,不能是在集体的立场上加一点个人理想主义。所以这个题不是一个利弊比较的题,这个题是一个你到底是要选出哪一个至高的价值作为社会推动的一个价值观,我认为显然是集体主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推动者。
您方说的非常对,我也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坚力量。您方在一辩论证的时候也说了,您方觉得张桂梅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例子吗?
我觉得张桂梅她肯定是英雄,但你一定不能讲她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你也觉得警察肯定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人,雷锋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人,他们都是在为群众做贡献,张桂梅也是在为群众做贡献。毕竟如果你把她看作是个人英雄主义者的话,也会带来很多的害处。
我们双方都承认个人英雄主义更多的会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主体性去解决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张桂梅她可以认为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她解决问题的时候依然是依靠了集体的力量,所以你方不能说只要有了其他人的参与,或者只要这个问题最后是集体政策解决的,那就属于集体主义的范畴。
那你为什么之前承认雷锋和警察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呢?他们不也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吗?
这当然不一样,警察他解决问题依靠的是我们社会里制定的法律,而张桂梅在当时没有任何先例,没有任何规则可供她参考的情况下,她站出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所以我方觉得张桂梅算个人英雄主义,而警察不算。
您方刚才又提到一句话,说平民不应该被提倡个人英雄主义。首先雷锋这个人他解决问题也没有靠法律,靠的是自己的信念和热情。第二个就是,如果你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很适合的话,那每一个平民就不会发挥出自己的主观主动性,会想的是我一定要等一个英雄来拯救我,因为我们大家会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平凡的人,只有我们坚守着集体主义,每个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的力量,才有可能说我这个人要和他们团结起来,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您方到现在也没有给出我一个核心的例子,说明个人英雄主义到底通过什么对集体主义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导致它不适合21世纪,请您后续去证明。
感谢双方辩友,接下来进入质询小结环节,请大家注意总结陈词环节不得少于3分钟,反方三辩先进行质询小结。
个人主义和英雄的出现一定是有区别的,英雄可以是众人认可的英雄,但他不一定是个人英雄,最后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比如说我们社会非常聚焦于个人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因为你发现个人经济,你在整个调节社会结构上已经失衡了,你没有办法用个人英雄主义去看待任何一件事物。
比如说我觉得张桂梅校长这样的人出现,她很英雄,我赞美她,可是我们该怎么样反思来解决事情的时候,我们只能思考为什么这里需要英雄事件,是不是我们的社会制度缺失了,为什么大山里的女孩儿走出大山只能期待英雄的出现,我们政府出面服务的责任在哪里?
正是因为你的英雄的出现,你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当社会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期待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出现,你觉得个人的力量是大于集体的时候,你才会觉得,才会导致无数的英雄,甚至会有牺牲自身的体现。英雄的出现这里只能是偶发性的,比如说这个时候你就会没办法避免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比如说我觉得我有能力就能干,可是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我去教女孩可能会教出歪门邪道,从正向的例子中很难举出合适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例子。
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天然是有区别的,集体主义代表的是这种集体英雄体系,它代表的是制度,而你所谓的个人英雄体系出现就代表的他打破了制度。比如说我们觉得救死扶伤是警察的事情,可是你所谓的口中那个英雄就是越过警察救了那个小孩儿,他觉得他比警察更好,在那个时候他打破了制度,这件事情不是他的事情,他没有专业资格证,可是他觉得他可以做这件事情,所以他本身是一个破坏者。
当你觉得只有在集体失灵的时候才能自己去行动,我们论证的是一半是一半不是。最后的部分我会详细的跟你解释为什么你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是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些年出了一个你所谓的英雄,可是你没有看到的是他背后那一个千万级别以制度为保障的体系,那才是真正想要解决危害的主体。
感谢反方三辩,接下来有请正方三辩进行质询小结。
我听到现在反方试图向我们论证的都是集体主义很好,它很适合21世纪,而个人英雄主义到底为什么不适合,我方期待你方的后续举证。
我方刚才已经达成一个共识,我们不能说这个问题最后是政府解决、集体解决、政策解决的,所以它其中就不含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的底层逻辑下,我们双方是有一定的共识,个人英雄主义不完全与集体主义相悖,个人英雄主义更多的像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引导剂,而后续真正带动解决这个问题的,确实是可能我们要通过完善政策、完善机制去补充,但如果没有这个引发剂,后续的一切就都不会有。
举个例子,您方刚才提到一个例子,说我现在遇到一个小女孩,她快窒息了,那我现在学过急救方法,我要不要救她?当然要救她。按照您方的这种解决逻辑,好像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把这个女孩带回医院,可是如果医院赶到的时候她已经窒息而亡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到底是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酵下去,还是自己走出来,尝试去打破这个格局,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方觉得应该是后者。我方觉得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让大家看见了原来没有被看见的一些阴暗点,甚至于一些被恶意掩盖了的事实。
其二,我方认为,同样在科研这类的集体中,我们同样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我们都知道科研人才是非常稀缺的,那么最后能够达到学术顶尖的可能只有那么一两个人,这些人才能真正地带动一个团队去钻研更深层次的理论。所以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不要站出来做这个领头人,当然是要的。如果他们像您方说的那样过于集体化,每次都在想着集体怎么样怎么样,他们就失去了这样一种做出改变的机会,也错失了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良机。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解决社会既有的一些制度的残缺点或者黑暗处,还是在解决问题的一些过程中,我们都是需要个人英雄主义的。
您方刚才还提到说我们在说个人英雄主义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问题,那么您方就天然默认他们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我觉得共识是我们不能说一个事情不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它就不适合这个时代。您方好像也没有给我说明它到底对其他的这些问题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那我方已经向您方详尽地阐明了,在我方的这些背景下,它是如何达成了它的这些作用,并且它是为何不可或缺的。
在一个非常理想的情况下,我们遇见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良社会政策去解决,但是21世纪我们遇见的问题太多了,当疫情举个例子,谁都没有想到突然会来了一个波及全局的新冠疫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政府都没有解决这样问题的先例,这个时候我们说,医疗问题的医疗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总有一些我们没有被发现的点,这个时候怎么办?整个国家都在忙着解决其他的问题,你个人反馈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怎么办?我这个时候到底是等着国家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自己站出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在一些场景下是对解决问题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那它在这些方面是集体主义无法替代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它并没有对集体主义造成您方所述的巨大的危害,至少我现在没有听到您方能证成这个结论。所以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
感谢正方三辩。
首先,正方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同学,他们的观点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反方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同学,他们的观点是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
下面有请正方辩手做自我介绍。正方一辩张润峰,正方二辩张丽。
下面有请反方辩手做自我介绍。反方三辩高原,反方四辩。欢迎他们的到来。
我代表各位同样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正方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同学,他们的观点是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反方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同学,他们的观点是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
下面有请正方辩手做自我介绍。正方一辩张润峰,正方二辩张丽。
下面有请反方辩手做自我介绍。反方三辩高原,反方四辩。欢迎他们的到来。
我代表各位同样欢迎大家的到来。